2008年5月12日,汶川遭遇特大8.0级特大地震,那一瞬间天崩地裂、满目疮痍, 8万多鲜活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家庭永失至爱,另有37万人在地震中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人民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北川老县城坐落在大地震龙门山主干断裂带上,地震的强大能量把整个老县城变成一片废墟,三分之二人口不幸遇难。
地震发生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抢险重建,全国各界及海外纷纷向灾区伸来大爱的援助之手,灾区干部和群众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积极投身重建美好家园,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的伟大奇迹!
十年后,我们眼见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在发展之路上焕发勃勃生机,灾区书写了从灾难走向新生、从恢复重建走向发展振兴的壮丽篇章。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的奇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能力,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证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灾区在8级强震的废墟上站起来,为人类应对巨灾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灾后重建与振兴发展不仅要让群众安居乐业,更要关注精神家园建设,抚平群众的心灵创伤,平衡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关系。经过10年发展,灾区实现了“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的目标。然后,面对重建后的新居,亲人却阴阳相隔,数万不幸罹难的亲人,他们的亡灵在何处安息?抚慰灾区群众遭受重创的内心世界是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持久“隐性工程”。
为了利用健康佛教安抚、净化心灵,祭祀近十万遇难亡灵,让痛失亲人的幸存者有一抚慰心灵创伤的场所,发挥宗教特有的灾害抚慰救助功能,为灾区心灵稳定提供帮助,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基金会牵头实施公益灾后心灵重建项目龙吟寺。龙吟寺不仅为灾区人民及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祭拜祈福之用,还以旅游业带动百业,助力当地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灾区和谐稳定发展。
龙吟寺在省委省政府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多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关注支持下,正在有序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