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同心助力乡村振兴 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交流座谈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9日 16:19:00

b53399a15ee69d74feaa7b397e1c807.png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左一)向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灾后重建基金会理事长邓文武(右一),秘书长彭幏惠(中)介绍减灾所情况


137536c3cdf304e075ab23df4a36769.png

交流座谈会现场

4月8日上午,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灾后重建基金会理事长邓文武携秘书长彭幏惠一行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调研交流。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办公室主任杨超,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冯浩等陪同参观并举行交流座谈会。

会上,邓文武理事长和王暾所长分别详细介绍了基金会和研究所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最新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等情况,并对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强调,防震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王暾博士创建,植根于成都市、四川省,面向全国、全球,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省灾后重建基金会是经省政府批准、省政府参事室主管的公募基金会,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灾害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双方均在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中深耕多年,一致认为在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等政策精神,突出自身较强的公益性,注入更多的慈善能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会议指出,自然灾害预警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商品化,对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战略部署和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减灾所应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主动投入市场,发展壮大产业链,提高科研团队生存能力。公益的融入对解决自然灾害预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公信力的提升,对政府的接受度均有很大助益。

四川自然灾害种类多,易频发,在过去经历了多次重大灾难,四川也因此积累了宝贵的防灾减灾救灾经验,在应急领域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我们应借助这一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力度,开展一系列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相关公益培训活动,不断激发群众防风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广大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和本领。

会上,双方在国际交流合作和开展学术论坛方面进行了积极交流,共同期待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围绕防灾减灾救灾,推动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举办学术论坛。

通过这次交流,双方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愿,当前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加强交流与资源共享,携手创新共赢发展。